关于报废机动车拆解专业技能培训有关问题的说明
近年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行业快速发展,行业整体拆解能力大幅增长,报废机动车回收率大幅度提高,拆解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压力同步加大,企业管理成本大幅度增加,就业人员快速增加且流动加快,行业整体的专业技能出现了巨大的提升空间,一定程度的影响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影响了企业品质的提升,影响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自2023年11月起,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协会(以下称“省级协会”)多次召开会议(以下称“联席会议”)研究,决定从报废机动车拆解专业技能培训入手,帮助企业脱困解惑。联席会议邀请了大专院校资深导师、行业资深专家和企业高级技术总监组成编写组,负责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写组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715号)、《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商务部令〔2020〕第2号)、《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 22128-2019)、《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 348—2022)、《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SB/T11238—2023)等政策对报废机动车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经过近一年的理论学习、知识点梳理,到企业调研座谈,勘察现场建设和运行实际,了解企业需求,专注于解决回收拆解企业在报废机动车(含新能源)拆解和综合利用、动力蓄电池拆卸和贮存管理、报废机动车拆解的过程化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空白点和规范化操作指导的缺乏,编写了《报废机动车绿色拆解与拆解过程化管理》、《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三本教材。
2024年11月9日,联席会议的专家对培训工作涉及的培训教材、培训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审。评审认为,教材遵循了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精神,紧密结合了企业工作实际,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对行业实践具有较好的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同意作为培训教材试行。联席会议还确定了报废机动车拆解产学研基地,原则通过并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了培训协议文本,决定加快推进培训工作。
我们希望通过培训,进一步发挥省级协会的作用,提升省级协会的地位,通过省级协会联合培训和培训证书互认的方式,从体系上进一步密切协会和企业的关系。通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填补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知识的空白点,扩展报废机动车综合利用的空间,优化完善规范化拆解工艺流程,为企业发展补充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行业发展贮备高质量的管理人才,为报废机动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此项工作得到中国物资再生协会领导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谨致以真诚的感谢!
联席会议编写组
2024年11月